公司新闻
红外线遥感技术实验视频(红外遥感是做什么的)
发表日期:2024-06-10

红外线遥感技术是什么?

红外遥感(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是指传感器工作波段限于红外波段范围之内的遥感。探测波段一般在0.76——1000微米之间。是应用红外遥感器(如红外摄影机、红外扫描仪)探测远距离外的植被等地物所反射或辐射红外特性差异的信息,以确定地面物体性质、状态和变化规律的遥感技术。

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和手机系统中。

红外遥感是指传感器工作波段限于红外波段范围之内的遥感。探测波段一般在0.76——1000微米之间。

遥感技术的定义

1、“遥感”(Remote Sensing)即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遥感技术的一般概念是:从不同高度的遥感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接收和记录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发射或反射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分析,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属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2、遥感技术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以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它是20世纪60年代在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随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综合性感测技术。任何物体都有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或辐射特征。

3、遥感器技术,是专门研究制造感测目标信息和收集目标信息设备的技术。 (2)信息传输技术,是专门研究如何将遥感器收集、记录的信息资料传送到信息处理中心的技术。 (3)实地采样技术,是专门研究收集目标信息特征,为处理目前信息资料时判别目标提供依据的技术。

4、遥感(Remote Sensing),从广义上说是泛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仪器(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技术。

5、可以概括地说,遥感技术应具备三个要素:(1)以专用设备(传感器)接收、记录远方地物电磁波辐射(包括反射或地物自身发射)的信号;(2)将传感器接收的电磁辐射信号形成图像;(3)通过对图像的处理和分析,不与之接触就可感知远方事物。

6、遥感技术,就像人们用自己的五官来观察和识别各种物体一样,是以各种物体所具有的能辐射、反射电磁波的物理特性为基础,借助某些手段来探测物体的特性信息,然后通过信息处理中心,达到对物体的感知认识的。因此,遥感技术应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能够感知远处物体的性质的设备,统称遥感仪。

什么是红外遥感技术

1、红外遥感是指传感器工作波段限于红外波段范围之内的遥感。探测波段一般在0.76——1000微米之间。

2、infraredremotesensing红外线遥感技术就是在较远的地方(例如在离地面几百公里以上的高空)用红外线敏感装置对被测目标进行测量的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技术。

3、工作在波长0.7~1000微米的红外波段就是红外遥感。它是根据物体表面温度高于-273℃时,都具有辐射红外线的物理特性,来测得物体红外辐射强度、波段和温度的,从而识别伪装并可进行夜间观察。红外遥感常用于寻找地下热源、发现森林火灾、监视农作物病虫害等。

请问什么是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以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它是20世纪60年代在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随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综合性感测技术。任何物体都有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或辐射特征。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宏观的资源调查手段,近几十年来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 土地覆被变化调查与研究中的作用得到了公认。

遥感技术的内容 遥感是能源作用下目标反射辐射→介质传输→遥感器→信息处理和应用的一个过程,实现这个过程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手段统称为遥感技术,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1)遥感器技术,是专门研究制造感测目标信息和收集目标信息设备的技术。

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结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例如航空摄影就是一种遥感技术。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大大推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现代遥感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等环节。


Copyright © 2022-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